首页

婉慈南一icon视频

时间:2025-05-29 23:28:03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89546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上海:国庆假期 列车员在生日中坚守岗位

分区域看,10月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和2.8%,浙江、广东、四川、河南等经济大省增速相对较快,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3%、2.8%、2.9%和2.5%。

短视频让乡村变得更“健谈”

前身是文一、美菱、国风等多家知名企业老旧厂房的文一·时埠里文旅街区,以“城市更新、生态修复、工遗保护”为核心,突破传统街区布局形式,突出工业建筑美感,结合二十埠河元素,打造了合肥首个创意型河畔文化街区。

聆听丰收礼赞,这里“丰”景独好

此外,天津市青少年足球队将在学校假期赴新西兰惠灵顿参加惠灵顿凤凰国际学院训练营的训练和比赛。天津与惠灵顿作为国际友好城市,将以体育为媒介,推进全面合作交流。

报告:2022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完成投资12470亿元,同比增长15.6%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会现场,诗朗诵《千年回望》《丝路诗韵》穿越千年,让观众感受历代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古道遗风》带领观众穿越历史云烟,走进圣容寺、汉明长城、骊靬古城……一起奔赴“千年之旅”。说唱歌舞《welcome to金昌》由一群年轻人精彩演绎,向全国游客发出热情邀约,展现了青春活力的金昌。

“碳”路先行|生态优先 山西绿色矿山建设位居全国前列

“我们积极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找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实现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马新强说,目前公司已形成“研发—使用—改进—成熟”的产品发展路径,加速了产品国产化替代进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